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品  >  正文

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应用流程是怎样的?

苑先生    2025-11-11 07:40:27    28次浏览

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应用流程核心是 **“清单编制→报价→签约→履约→结算”** ,全流程围绕规范规则推进,确保计价合规、争议可控。

1. 招投标阶段:清单编制与投标报价

招标人依据规范、施工图纸编制工程量清单,明确项目编码、特征、计量单位及工程量,同时按规范计算招标控制价(国有资金项目需公示)。

投标人核对清单完整性,结合自身技术、成本水平,依据规范自主组价,包含人工、材料、机械、管理费、利润及风险费用,形成投标报价。

双方以规范为依据开展评标,重点审核报价是否响应清单要求、计价规则是否合规,确定中标人。

2. 合同签订阶段:明确计价约定

按规范要求在合同中约定价款形式(固定单价 / 总价)、工程计量方式、价款调整规则(如材料价差、变更签证)。

明确风险分担比例(如主材价格波动 ±5% 的分担约定)、付款节点及结算方式,将规范核心要求转化为合同条款。

3. 施工阶段:计量支付与价款调整

承包人按工程进度提交已完工程量报告,发包人依据规范及合同约定审核计量,确认合格工程量。

发生工程变更、签证或价格波动时,按规范规定的调整程序和计算方法,确定调整金额,同步更新合同价款。

按合同约定节点支付工程进度款,支付金额以审核后的计量结果为依据。

4. 竣工结算阶段:合规核算与争议处理

承包人按规范编制竣工结算文件,附工程量计算书、变更签证、验收记录等佐证资料。

发包人依据规范、合同及实际完成工程量审核结算,核对清单与实际工程量差异,确认价款调整金额。

若存在争议,按规范约定的争议解决方式(协商、调解、仲裁 / 诉讼)处理,确保结算合规。

5. 数字化协同(新增流程)

鼓励按规范要求采用 BIM 技术编制清单、核算工程量,实现计价数据协同共享。

借助数字化平台完成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的编制与审核,提升流程效率,减少人工误差。

联系我们 一键拨号18937152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