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品  >  正文

育雏期管理0-21 日龄:关键黄金期,决定成活率

双先生    2025-08-30 10:56:11    47次浏览

黄鸡苗出壳后前 3 周为 “育雏期”,此阶段雏鸡体温调节能力差、抗病力弱,需精细化管理,核心是 “控温、保湿、保成活”。

1. 环境调控:创造适宜 “小气候”

指标 0-3 日龄 4-7 日龄 8-14 日龄 15-21 日龄 调控要点

温度 34-36℃ 32-34℃ 30-32℃ 28-30℃ ① 温度以 “雏鸡分布” 为判断标准:均匀分布为适宜,扎堆取暖为温度低,远离热源为温度高;② 每天降温 1-2℃,避免骤降(温差超 3℃易应激)。

湿度 65%-70% 60%-65% 55%-60% 50%-55% ① 湿度过低:雏鸡脱水、绒毛干燥,可在地面洒水或用加湿器;② 湿度过高:垫料发霉、诱发球虫,需加强通风(如开排风扇)。

光照 24 小时 22 小时 20 小时 18 小时 ① 光照强度:0-3 日龄用 60-100lux(如 10㎡用 1 个 60W 白炽灯),后期降至 20-30lux;② 目的:让雏鸡充分采食饮水,促进生长。

通风 少量通风 逐渐增加 适度通风 加强通风 ① 育雏早期:在中午温度高时开窗通风(避免冷风直吹雏鸡);② 后期:每天通风 2-3 次,每次 30 分钟,排除氨气、二氧化碳(氨气浓度超 20ppm 易刺激呼吸道)。

2. 饲喂管理:“少喂多餐,营养”

开口料选择:选用黄鸡雏鸡专用开口料(颗粒料或破碎料),蛋白含量 20%-22%、代谢能 12.1-12.5MJ/kg,确保氨基酸均衡(赖氨酸、蛋氨酸充足,促进羽毛和骨骼发育);

饲喂频率:

0-7 日龄:每 2-3 小时喂 1 次,夜间喂 1-2 次(确保雏鸡不饿肚);

8-21 日龄:每天喂 4-5 次,固定饲喂时间(如早 6 点、上午 10 点、下午 2 点、晚 6 点、夜间 10 点);

饲喂量控制:以 “吃净不浪费” 为原则,每次加料量为料盘的 1/3,避免料盘残留饲料受潮变质;记录每天采食量(同批次雏鸡采食量应逐渐增加,若突然下降需排查疾病)。

3. 饮水管理:“清洁优先,科学补水”

初饮时间:雏鸡出壳后 6-12 小时内进行 “初饮”(先饮水后开食,促进肠道蠕动和卵黄吸收);

饮水处理:① 初饮时可在饮水中添加 5%-8% 葡萄糖 + 0.1% 维生素 C(缓解应激、补充能量),或添加恩诺沙星(预防白痢、脐炎,按说明书剂量使用);② 日常饮水需清洁、常温(避免冷水,防止腹泻),每天更换 2-3 次,饮水器每天清洗 1 次、每周 1 次(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

4. 密度控制:避免拥挤,减少应激

0-7 日龄:30-40 只 /㎡(如 10㎡育雏箱养 300-400 只);

8-14 日龄:20-30 只 /㎡;

15-21 日龄:15-20 只 /㎡;

原则:同批次、同大小雏鸡分群饲养,避免 “以大欺小”(弱雏抢不到料和水,生长差距扩大)。

联系我们 一键拨号1803044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