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品  >  正文

挤塑板的防火等级如何检测?

韩小姐    2025-08-18 08:21:06    34次浏览

挤塑板(XPS)的防火等级检测需依据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2012)及配套检测方法标准,通过专业实验室的系列试验,综合评估其燃烧性能、烟气毒性等指标,终确定防火等级(A 级、B1 级、B2 级或 B3 级)。以下是具体检测流程和核心试验项目:

一、检测依据与基本流程

核心标准

分级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2012)

检测方法:

《建筑材料不燃性试验方法》(GB/T 5464-2010)(针对 A 级)

《建筑材料难燃性试验方法》(GB/T 8625-2005)(针对 B1 级难燃性)

《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方法》(GB/T 8626-2007)(针对 B1、B2 级可燃性)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试验 烟气毒性试验》(GB/T 20285-2006)(产烟毒性评估)

基本流程

取样:从批量产品中随机抽取代表性样品(需满足尺寸、数量要求);

预处理:样品在标准环境(温度 23±2℃,相对湿度 50±5%)中放置至少 24 小时;

试验:根据目标等级或产品特性,开展不燃性、难燃性、可燃性、烟气毒性等试验;

判定:依据试验结果对照标准指标,确定燃烧性能等级;

出具报告:由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检测报告。

二、不同防火等级的核心检测项目

1. A 级(不燃材料)检测

纯挤塑板(聚苯乙烯材质)无法直接达到 A 级,需通过改性工艺(如添加大量无机材料)实现。检测核心是不燃性试验(GB/T 5464-2010):

试验方法:将样品置于高温炉中,在 750℃±5℃条件下持续加热 30 分钟,监测其燃烧行为。

判定指标:

炉内温升≤50℃(无明显热量释放);

样品质量损失率≤50%;

无持续燃烧(离开火源后无明火)。

需同时满足以上所有条件,方可判定为 A 级。

2. B1 级(难燃材料)检测

B1 级需通过难燃性试验和产烟毒性试验双重验证,部分场景需补充可燃性试验:

(1)难燃性试验(GB/T 8625-2005)

试验装置:垂直燃烧炉,对样品施加 20 分钟的火焰冲击(主火焰 + 辅助火焰)。

核心指标:

火焰高度≤150mm(火焰传播范围小);

无轰燃现象(无剧烈燃烧扩散);

平均燃烧时间≤20s,平均剩余火焰时间≤10s(离开火源后快速熄灭);

样品平均质量损失率≤50%。

(2)产烟毒性试验(GB/T 20285-2006)

试验方法:通过动物(小鼠)吸入样品燃烧烟气后的存活情况,评估烟气毒性。

判定要求:烟气毒性达到 “ZA1 级”(等级),即小鼠暴露后无死亡或明显中毒症状。

(3)补充要求:若用于特定场景(如墙面保温),还需满足可燃性试验中 “点火时间 30s 内无持续燃烧” 等附加条件。

3. B2 级(可燃材料)检测

主要通过可燃性试验(GB/T 8626-2007)判定,无需难燃性试验:

试验方法:将样品倾斜 45°,用小火焰(高度 20mm)点燃样品边缘,记录燃烧行为。

核心指标:

点火时间 30s 时,火焰熄灭或燃烧长度≤150mm(燃烧范围有限);

无滴落物引燃滤纸(避免二次火灾);

燃烧增长速率指数(FIGRA)等参数符合 B2 级阈值。

4. B3 级(易燃材料)检测

未添加阻燃剂的普通挤塑板默认属于 B3 级,其检测通常通过可燃性试验直接判定:

核心特征:点火后燃烧迅速,火焰蔓延长度超过 150mm,离开火源后仍持续燃烧,且无法满足 B2 级的阻燃要求。

三、关键注意事项

检测机构资质:需由具备 CMA(中国计量认证)、CNAS(实验室认可)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检测,报告才具有法律效力。

样品代表性:检测样品需从实际生产批次中随机抽取,尺寸、厚度需符合试验标准(如难燃性试验样品尺寸为 1000mm×100mm× 原厚)。

分级时效性:防火等级仅对检测样品有效,不同生产批次、工艺调整可能导致性能变化,需定期复检。

地域政策差异:部分地区对 B1 级挤塑板的检测项目有额外要求(如烟密度等级≤75),需结合当地消防规范确认。

通过以上试验,可明确挤塑板的防火等级,为建筑保温工程的材料选型和消防提供关键依据。实际应用中,需优先选择检测合格的产品,并留存检测报告备查。

联系我们 一键拨号13975108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