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防火卷帘门的耐火性能需从材料选型、结构设计、工艺优化、辅助系统配置等多方面综合施策,同时需符合国家标准《防火卷帘》(GB 14102-2005)及相关规范要求。以下是具体方法:
一、优化帘面材料与结构设计
帘面是防火卷帘耐火性能的核心载体,其材料和结构直接影响耐火极限、隔热性和完整性。
选用高性能耐火材料
无机纤维复合帘面:采用多层结构(如陶瓷纤维布、耐高温防火布、隔热棉等),利用材料的耐高温性(长期耐受 800℃以上高温)和隔热性(通过空气层或隔热棉减少热传导),提升隔热性能。例如,增加防火棉厚度(如从 50mm 增至 80mm)可显著降低背火面温升。
钢质帘面升级:对普通钢质帘面进行防火处理,如喷涂防火涂料(膨胀型或非膨胀型),形成隔热保护层;或采用双层钢质帘面中间填充耐火材料(如轻质防火板、岩棉),增强整体耐火极限(从 1.5h 提升至 3.0h 以上)。
复合结构创新:结合金属与无机材料优势,如外层用耐高温合金钢板,内层用陶瓷纤维毡,兼顾强度与隔热性。
优化帘面拼接与密封
帘面拼接处采用耐高温铆钉或防火胶密封,避免火灾时火焰从缝隙穿透;
对于折叠式或卷绕式帘面,设计重叠搭接结构(搭接宽度≥100mm),并在搭接处加装防火密封条(如硅橡胶密封条,耐受 200℃以上高温)。
二、强化导轨与门楣的耐火设计
导轨和门楣是防火卷帘的重要支撑部件,其耐火性能不足会导致火焰从侧面或顶部蔓延,降低整体防火效果。
导轨材料与安装优化
采用厚度≥3mm 的热轧钢板制作导轨,或在导轨内侧加装耐火衬板(如防火石膏板、硅酸钙板),提升其耐高温变形能力;
导轨与墙体连接部位用防火密封胶填充缝隙,并采用膨胀螺栓固定(间距≤600mm),确保火灾时不脱落、不变形。
门楣防火封堵
门楣内部填充不燃材料(如岩棉、防火棉),并加装防火挡板(厚度≥1.5mm 钢板),防止火焰从卷帘顶部与墙体间隙穿透;
对于特级防火卷帘,门楣需设计成 “防烟型”,即通过密封结构(如弹性防火条)在卷帘关闭时紧密贴合,阻断烟气流通。
三、配置辅助防火系统
通过附加系统增强卷帘的耐火性能,尤其适用于对隔热性要求高的场景(如商场、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
水幕保护系统
在防火卷帘两侧或顶部安装水幕喷头,火灾时通过持续喷水形成水幕,降低帘面温度并阻止火焰穿透。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水幕系统的喷水强度需≥2L/(min・m),持续供水时间≥3h,可使普通钢质卷帘的耐火极限从 1.5h 提升至 3.0h 以上。
惰性气体灭火辅助
在卷帘顶部或侧部设置惰性气体(如氮气、二氧化碳)喷射装置,火灾时释放气体降低帘面周围氧气浓度,抑制火焰燃烧,适用于高温、多尘等特殊环境。
四、提升卷轴与驱动系统的耐火可靠性
卷轴和驱动系统(电机、传动部件)的失效会导致卷帘无法保持关闭状态,需增强其耐高温稳定性。
卷轴与轴承防火处理
卷轴采用耐高温合金钢材(如 310S 不锈钢,耐受 1200℃高温),轴承选用陶瓷或石墨材质(耐温≥800℃),避免高温下卡滞或断裂;
在卷轴外侧包裹防火隔热层(如硅酸铝纤维毯),降低热量传导对卷轴的影响。
驱动系统防护
电机选用防火型(防护等级 IP65 以上,耐受 100℃以上环境温度),并安装在远离火源的位置(如专用防火箱内);
传动链条、齿轮等部件涂抹高温润滑脂(耐温≥200℃),确保火灾时卷帘能正常关闭。
五、完善温控释放与联动功能
确保火灾时卷帘能及时关闭并保持密封,是发挥耐火性能的前提。
双备份温控释放装置
同时安装易熔片(68℃±5℃熔断)和感温电缆(70℃±5℃触发),确保在电气系统失效时,仍能通过温控方式自动释放卷帘关闭;
释放装置的承重能力≥卷帘自重的 1.5 倍,防止意外脱落。
与火灾报警系统联动
卷帘关闭信号接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确保火灾时优先关闭,且关闭过程中无卡顿(运行速度控制在 3-7m/min,避免冲击变形);
设计 “两步降” 功能(先降至 1.8m 高度,延时 30-60s 后全关),兼顾人员疏散与防火分隔,且延时过程中不受二次触发干扰。
六、严格生产工艺与验收测试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帘面材料进场前需抽样检测(如耐火极限、拉伸强度),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焊接、拼接等工序采用自动化设备,减少人工误差(如钢质帘面焊接缝平整度≤1mm,避免应力集中导致高温下开裂)。
出厂前耐火性能预测试
每批次产品抽取 1-2 樘进行模拟耐火试验(升温至 800℃,持续 1h),检测背火面温度、帘面完整性,不合格产品禁止出厂;
安装后进行现场功能性测试(如手动 / 电动关闭、温控释放试验),并由第三方机构出具验收报告。
总结
提升防火卷帘门的耐火性能需从 “材料 - 结构 - 系统 - 工艺” 全链条入手,核心是通过高性能材料增强隔热性与完整性,通过优化结构和辅助系统防止火焰穿透,同时确保火灾时能可靠关闭。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建筑防火等级要求(如特级卷帘需≥3.0h 耐火极限)选择对应方案,并通过第三方检测验证(符合 GB 14102-2005 标准),才能真正发挥其防火分隔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