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石治具的制作工艺涉及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精密加工及后期维护等环节,具体流程如下:
一、材料选择核心基材:采用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如环氧树脂基合成石),具备耐高温(持续260℃/短时350℃)、防静电、低热膨胀系数及高机械强度等特性,确保在SMT回流焊/波峰焊中不变形25。
辅助组件:
定位销:不锈钢材质,端部球头处理防刮伤3。
支撑结构:铝合金或防静电玻纤,通过螺丝或一体成型固定3。
二、设计规范结构设计:
上模(压接部件):不锈钢/铝合金,需与元件受力面完全贴合3。
下模(支撑载具):合成石板材,需对所有焊盘(PAD)避让≥3mm,防止应力损伤310。
定位系统:优先选用PCB上Φ2.5–6mm大孔径圆孔定位,并增加导向结构3。
标识要求:治具需标明物料号、版本号、加工日期等信息3。
三、制作流程数控加工:
根据PCB图纸生成NC文件,用CNC设备在合成石板材上钻孔(孔径匹配Φ0.45–1.7mm探针)10。
分层装配:采用“3层合成石+2层透明膜”结构,确保探针布设10。
波峰焊治具特殊处理:
双面板需按SMT元件厚度铣槽保护,插装件区域开孔上锡11。
验收标准:
用Gerber文件检测支撑位避让情况,首件需通过5片以上PCBA压接测试3。
四、维护保养
定期用专用清洗剂去除助焊剂残留,保持防静电性能及尺寸稳定性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