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品  >  正文

魔术贴的历史与使用指南

陈先生    2025-05-08 12:20:31    60次浏览

魔术贴,又被称为子母扣、粘扣带、刺毛或尼龙搭扣,是一种在服装上广泛应用的连接辅料。它由两面组成,一面是柔软的纤维圆毛,另一面则是带钩的刺毛。这两面稍一受力就能相互贴合,而在受到拉力时,富有弹性的勾会被拉直,从而与圆毛分离。但一旦拉力消失,勾又会立即恢复原状,如此反复开合可达一万多次。魔术贴广泛应用于服装的袖口、领口、袋口等处,为服装提供了便捷的连接方式。

魔术贴的发明者是瑞士工程师乔治-德-麦斯他勒。在一次打猎归来后,他意外地发现针尾草粘附在了自己的衣物上。经过显微镜下的仔细观察,他发现针尾草的果实具有一种勾状的结构,这种结构能够有效地粘附在织物上。受到这一发现的启发,他便构思出了用勾子来固定毛面的想法,从而奠定了魔术贴的发明基础。

魔术贴,这一便捷的连接件,其名称源自美国罗克牢公司产品英文名称“VELCRO”的音译。在上世纪80年代初,“VELCRO”产品引入中国时,由于缺乏中文命名,沟通起来颇感不便。然而,这种产品的独特性质——一面带勾状织物与一面带绒毛状织物相贴合后产生的自然粘力,以及手一拉即自然分离的便捷性,仿佛魔术般的效果,使得它被形象地命名为魔术贴。如今,魔术贴已广泛应用于童装领域,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关注两个关键的性考量,以避免对儿童造成潜在伤害,从而确保产品的性和市场信誉。

魔术贴的尖角部位可能对儿童皮肤造成伤害。

为确保,建议将所有尖角处切成圆角,再进行车缝工艺处理。

↑ 魔术贴尖角隐患

↑(严重缺陷:尖角可能刺伤皮肤)

↑ 魔术贴圆角设计,确保儿童使用

(无皮肤刺伤风险,圆角更贴心)

2. 魔术贴若出现断线或跳针,可能导致魔术贴脱落,存在被儿童误吞的风险。

为确保,应采取严格检验措施,剔除所有存在断线或跳针的魔术贴,并重新进行车缝处理。

魔术贴若出现断线,将导致其脱落,进而可能引发风险,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存在误吞的风险。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对魔术贴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一旦发现断线或跳针等严重瑕疵,应立即剔除并重新进行车缝处理,以确保产品的性和耐用性。

联系我们 一键拨号13723583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