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是现代工业的基础工艺,覆盖多个关键行业。
机械制造:机床床身拼接、齿轮与轴的连接、压力容器焊接。
交通运输:汽车车身焊接、船舶壳体焊接、铁路轨道对接。
建筑工程:钢结构厂房的梁柱连接、桥梁钢结构焊接、高层建筑预埋件固定。
电子电器:电路板上元器件的锡焊、锂电池极耳焊接、电机绕组连接。
防护准备
操作人员穿戴全套防护装备:阻燃工作服(覆盖四肢)、绝缘手套(耐压≥500V)、绝缘鞋、焊接面罩(根据焊接电流选择遮光号,如电弧焊选 8-12 号镜片)。
清理作业现场,将易燃易爆物品(如油漆、汽油、纸箱)移至 5 米以外,配备适用的灭火器(如干粉灭火器,针对电气火灾),设置警示标识(如 “焊接作业中,禁止入内”)。
若在密闭空间(如容器内)作业,需提前通风(通风量≥3 次 / 小时),并检测氧气浓度(19.5%-23.5%)和有害气体浓度,必要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焊后检查与处理
对焊接接头进行初步目视检查,确认无明显气孔、裂纹、未焊透等缺陷,测量焊道尺寸(如高度、宽度)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按工艺要求进行焊后处理:若需消除内应力,进行去应力退火(温度 550-650℃,保温 1-2 小时);若需防锈,对焊道进行喷漆或镀锌处理。
记录与交接
填写焊接作业记录,内容包括工件编号、焊接方法、工艺参数、焊接时间、操作人员、检查结果,确保可追溯。
将焊接完成的工件移交下道工序(如机加工、装配),并交接关键注意事项(如是否需避免碰撞、后续热处理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