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回收的旅程,比你想得更精彩,那些推着自行车走街串巷收头发的小贩,手里攥着的不仅是姑娘们的长辫子,更是循环利用的好材料。
在美国肯塔基州,工程师把特殊处理的头发混进混凝土,拿来加固年久失修的桥梁;东非坦桑尼亚的学生们从美容院收头发,用专门的化学剂处理,做成营养丰富的液体肥料,给干巴巴的土地"加营养餐"。
在中国,这些叫"软黄金"的废头发经过加工,变身隔音板、环保砖,甚至仿大理石材料,你脚底下踩的地板,保不齐就掺着哪个姑娘留了五六年的长头发。
理发店的化学知识也够你琢磨半天的,当你烫头发时,发型师抹的药水正引发微型化学反应:软化剂里的成分像小剪刀,"咔嚓"剪断头发里的蛋白质连接,让头发丝儿乖乖变软;定型剂再催生新的连接键,把新发型牢牢固定住。
也许有人会好奇,那些被收走的头发最终去了哪里。如果仅仅是为了制作假发,人们或许还能接受。但听闻有头发被用来制作酱油,可能会让人感到有些反胃。头发能做的不仅仅是假发,这个消息可能是许多人次听说。
这些收头发的记忆,或许已经在城市中变得模糊,但在农村,它们仍然是许多人共同的话题和回忆。收头发的小贩,他们的声音,他们的身影,成了农村生活中独特的一景,一段已经渐行渐远的记忆。
此外,这些回收的头发在理发行业中也找到了新的用途。它们被重新塑形,为追求时尚的年轻人提供了接发的可能性,满足了他们对不同发型的变换需求。接发这项技术,让短发变长、稀疏变浓密,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这些回收的真头发。理发师们精湛的手艺,让这些头发在顾客的头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仿佛生长出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