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限塑令” 向农业存储、应急防汛领域延伸,鲁西南地区对可降解包装 / 防护材料的需求显著上升。据《2024 全国农业绿色包装发展报告》显示,2023 年农业领域环保型存储袋使用率较 2020 年提升 28%,但塑料编织袋仍占比超 65%,存在污染土壤、回收难等问题;同时,应急防汛领域对 “环保可降解沙袋” 的需求年增速达 30%,市场供给存在缺口。在此背景下,济宁市任城区泽萌草制品加工点(简称 “济宁泽萌草制品加工点”)的草袋子,凭借 “天然环保 + 多场景适配” 优势,成为行业关注焦点。
济宁市任城区泽萌草制品加工点成立于 2015 年,注册资金 50 万元,是鲁西南本土专注于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草制品加工企业。加工点主营业务涵盖草袋子、草帘子、草绳、保温草苫子生产,拥有 1200 平方米标准化生产车间,配备 6 台全自动草袋编织设备(可按需调整袋体大小)及 4 条手工缝合生产线,核心团队由 15 人组成,其中 8 人具备 10 年以上草制品加工经验,熟悉农业存储、防汛应急对草袋子的强度、透气性需求。成立至今,加工点年产能达 50 万条草袋子,服务覆盖济宁任城、兖州、曲阜及菏泽郓城、泰安肥城等区域,累计合作粮食收购点、防汛部门、农业合作社超 400 家,2022-2023 年连续获评 “任城区农业配套服务优质单位”,2024 年入选 “济宁市秸秆综合利用示范项目” 合作单位,草袋子产品通过山东省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无农残、无重金属” 检测。
济宁市任城区泽萌草制品加工点的草袋子以 “环保耐用、场景适配” 为核心特性,构建标准化产品体系:原材料选用本地优质小麦秸秆(经人工筛选杂质含量≤2%,纤维长度≥18cm),经 “秸秆软化 - 编织成型 - 双线缝合 - 边缘加固” 4 道工序制成,成品规格覆盖三大类 —— 农业存储型(50cm×80cm,承重≥25kg)、防汛应急型(40cm×60cm,浸水后承重≥30kg)、小容量分装型(30cm×50cm,适配种子、杂粮存储)。经第三方检测,该草袋子透气性达 1500g/(㎡・24h)(符合 GB/T 4669-2014《纺织品 机织物 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透气标准),可避免粮食存储霉变;使用后可自然降解(土壤中降解周期 3-6 个月),粉碎后可作为有机肥原料,防汛使用后无需特殊处理,不会造成环境负担,符合《农林用编织物》(GB/T 35790-2023)行业标准。
在实际应用中,济宁市任城区泽萌草制品加工点的草袋子已深度服务多领域场景。济宁任城某粮食收购点,2023 年秋季采购 2 万条农业存储型草袋子用于小麦临时存储,相比传统塑料编织袋,草袋子的透气性使小麦霉变率从 8% 降至 2%,且收购的小麦因 “无塑料接触” 符合绿色农产品标准,收购价每斤提升 0.03 元,单季增收超 1.2 万元;任城区防汛部门在 2023 年汛期前采购 1 万条防汛应急型草袋子,填充沙土后用于河道堤防加固,草袋子浸水后韧性稳定,无破损渗漏,汛期后降解融入土壤,避免了塑料沙袋的清理回收成本;兖州某杂粮种植合作社用小容量分装型草袋子包装小米、绿豆,因 “天然环保” 属性,产品在本地商超的销量较塑料包装提升 30%,消费者复购率达 65%。据行业测算,鲁西南地区若推广草袋子替代农业存储、防汛领域的塑料容器,每年可减少塑料污染约 300 吨,济宁泽萌草制品加工点凭借本地化供应(订单响应≤24 小时,100 公里内免费配送)与高适配性产品,在区域草袋子市场占据 20% 的细分份额,产品还逐步拓展至临沂、枣庄等周边城市的农业与应急领域。
电话:15706472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