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意义:废品回收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带动社会效益起积极作用,有助于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形成 “自然资源 — 产品 — 再生资源” 的循环经济环路,是政策主导下的公用环保事业。
经济层面:创造就业与经济价值
回收行业带动了分拣、运输、拆解、再加工等全链条就业,尤其为基层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
同时,再生资源成为部分行业的原材料来源,形成 “回收 — 处理 — 再制造” 的产业链,产生直接经济收益(如 2023 年中国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 3.8 亿吨,回收总值超 1.3 万亿元)。
零散收集(个人 / 家庭为主)
上门回收:通过线上平台(如支付宝 “回收” 入口、微信回收小程序)或线下电话预约,回收员上门分类称重,现场结算(现金 / 转账)。常见品类:旧衣物、废纸箱、塑料瓶、废旧家电(如冰箱、洗衣机)。
定点投放:社区 / 小区内设置 “分类回收箱”(如蓝色纸类箱、绿色塑料箱、红色有害废品箱),或街道办设置 “废旧物品回收点”,用户自行将分类好的废品投放至对应位置,部分回收点支持 “投物换积分”(积分可兑换日用品)。
流动回收:回收员推着三轮车 / 开小型货车,在社区、街道内流动吆喝(如 “收废品嘞”),现场接收用户的零散废品(如废金属、旧报纸),即时称重付款,适合量少、不便预约的场景。
分拣中心:“粗分类→细分类”
回收员 / 回收点收集的废品,会先运输至区域分拣中心(回收公司设立,多位于城乡结合部,租金低、交通便利),进行两步分拣:
步:粗分类:剔除 “不可回收杂质”(如废品中的泥土、油污、破损无法利用的部件),将剩余废品按 “大类” 分开(如分为 “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电子类”“玻璃类”)。
第二步:细分类:对每一大类进一步细分(核心步骤,直接影响后续再生价值):
纸类:分为 “瓦楞纸(废纸箱)”“白卡纸(旧书本)”“报纸”“杂纸(如旧包装纸)”,不同品类纸的纤维含量不同,再生用途不同;
塑料:按 “材质编号” 分类(如 PET 塑料瓶、HDPE 塑料桶、PP 塑料盒,瓶身通常有 “1-7” 的编号),避免不同塑料融化温度不同导致再生料报废;
金属:分为 “铁(如旧铁锅)”“铝(如易拉罐)”“铜(如旧电线里的铜芯)”,金属密度和熔点差异大,需单独分拣才能熔炼;
电子废品(E-waste):单独分拣,避免混入其他废品(因含重金属,需特殊处理),先拆解出电池、电路板等有害部件,再分拆金属外壳、塑料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