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主要由喇叭单元、箱体和分频器组成。喇叭单元负责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箱体用于减少喇叭单元振动产生的干扰,分频器则将音频信号分成不同频率范围,分别输送给高音、中音、低音等不同的喇叭单元。
音质:听 “实际试听”,别只看参数
参数(如频响范围、灵敏度)只能参考,实际听感更重要,建议到实体店试听,重点关注:
中频:听人声(如蔡琴的歌),是否清晰、自然,无杂音。
低频:听鼓点(如《渡口》前奏),是否有力、不浑浊(避免 “轰头”)。
高频:听小提琴 / 女声(如《青藏高原》),是否明亮、不刺耳。
声场:听交响乐(如《命运交响曲》),是否有 “空间感”(乐器位置清晰)。
避坑指南 —— 新手常犯的 5 个错误
只看品牌,不看参数:比如 “天龙功放都好”,但低端天龙 AV 功放功率可能不足,不如同价位国产功放(如天逸、马兰士入门款)。
追求 “多声道”,忽略功率:比如买 7.1 声道 AV 功放,但每声道功率只有 30W,推不动大音箱,不如选 5.1 声道、每声道 50W 的功放。
音箱功率 “越大越好”:小空间用 100W 以上的落地箱,音量开小了音质闷,开大了扰民,反而不如 50W 的书架箱。
跳过试听,直接网购:音箱音质 “耳听为实”,同参数的不同品牌音箱,听感差异极大(如 KEF 偏细腻,杰士偏劲爆),建议先试听再下单。
预算全给功放,音箱省钱:音箱对音质的影响占 60% 以上,比如 5000 元预算,宁可买 3000 元音箱 + 2000 元功放,也别买 2000 元音箱 + 3000 元功放。
不同需求的 “入门套装” 推荐(供参考)
纯听音乐(小空间,预算 3000 元):天逸 AD-66D 合并式 HI-FI 功放(2×50W RMS)+ 漫步者 S2000MKIII 书架箱(50W RMS)—— 人声清晰,连接手机 / CD 机方便。
家庭影院(中空间,预算 5000 元):天龙 AVR-X570BT(5.1 声道,每声道 80W RMS)+ 尊宝 S606 5.1 套装(含主音箱 + 环绕 + 低音炮)—— 杜比解码,看电影沉浸感足。
桌面小空间(预算 1000 元):雅马哈 A-S201(2×30W RMS)+ 惠威 D1080-IV(30W RMS)—— 小巧不占地方,蓝牙连接手机,音质比一体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