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电镀类型及应用场景
不同电镀金属的特性差异显著,需根据 PCB 的终用途选择,常见类型对比如下:
电镀类型 核心成分 关键特性 典型应用场景
酸性镀铜 硫酸铜、硫酸 镀层纯度高(99.9% 以上)、导电性好、易增厚 多层板过孔电镀(孔壁铜)、线路铜层增厚
氰化物镀银 氰化银、氰化物 导电性、焊接性好,但易硫化发黑 高频通信 PCB(如 5G 基站板)、射频电路
无氰镀银 硫代硫酸盐等 环保(无剧毒氰化物),性能接近氰化物镀银 消费电子 PCB(如手机主板)、环保要求高的场景
化学镀镍金 镍磷合金 + 纯金 耐腐蚀性强、接触电阻低、耐高温 连接器 PCB(如 USB 接口板)、按键板
热风整平(HASL) 锡铅合金(或无铅锡) 成本低、焊接适应性强,但表面平整度差 传统消费
行业发展趋势
无氰化:出于环保要求,氰化物电镀(如氰化镀银、氰化镀金)正逐步被无氰工艺替代,目前无氰镀银技术已成熟,无氰镀金仍在优化成本与性能。
精细化:随着 PCB 向 “高密度、薄型化” 发展(如手机 PCB 线宽 / 线距<30μm),对电镀精度要求更高,需采用 “纳米级添加剂”“脉冲电镀” 等技术,实现镀层厚度偏差<5%。
绿色化:推广 “无铅电镀”(替代传统锡铅热风整平)、“回收利用技术”(如从电镀废液中回收铜、镍、金),降低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
导通能力
No ICD,IST测试(百万通孔测试) CAF测试(小间距CAF改善)
应用产品类型
各种材料:常规及改良聚酰亚胺,液晶材料,聚四氟乙烯,聚酯树脂,陶瓷基板等;
硬板,软板,软硬结合板,HDI, IC载板等;
尤其适合高纵横比通盲孔多层,软板多层,软硬结合板,IC载板,超细微孔/盲孔10-30微米通孔/盲孔
可靠性/信耐度
漂锡测试:288度10sec,31次极限测试;(631所)
导通测试&Reflow 回流焊:260度,10秒20次;阻值变化
1.43%,
热油测试:260度,20秒,20次;125-65度,15min,500次;、 IST互联内应力测试:25-125度,10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