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品  >  正文

徐州沙盘模型公司,设计新颖,技术精,实力强

价格:面议 2025-07-29 09:12:01 0次浏览

按比例分类

比例是模型设计的核心参数,需根据项目规模和展示需求确定:

大型社区 / 区域规划:1:500 - 1:2000(侧重整体布局,忽略细节);

中小型住宅 / 商业单体:1:100 - 1:300(平衡整体与局部,可呈现建筑形态和园林布局);

户型 / 室内模型:1:20 - 1:50(突出空间细节,如家具尺寸、门窗位置)。

常用材料与工具

方案概念模型的材料选择以 “低成本、易加工、能传递概念” 为原则,常见组合如下:

材料类型 特点与适用场景 示例

基础结构材料 支撑模型主体,易切割塑形 泡沫板(轻量、易雕刻)、卡纸(色彩丰富、适合分层)、木板(质感自然,适合大地色系概念)

线条与连接材料 表现结构框架、流线或边界 铁丝(灵活弯曲,模拟曲线)、竹签(直线条,表现框架)、棉线(透明感,表现虚拟边界)

肌理与质感材料 传递表面特性或氛围(如粗糙、轻盈) 麻布(自然肌理,适合乡村项目)、锡纸(金属感,适合现代工业风)、海绵(柔软感,模拟绿地)

透明 / 半透明材料 表现光线穿透、空间叠加或开放性 亚克力板(硬质透明,模拟玻璃)、纱纸(朦胧感,表现光影效果)

常用工具:美工刀、剪刀、热熔胶枪、激光切割机(切割复杂形状)、3D 打印机(快速制作异形构件)。

城市规划模型的核心功能

空间关系可视化

将文字、图纸、数据中隐含的空间逻辑(如 “职住平衡”“产城融合”)转化为可触摸、可观察的实体,帮助理解各要素(如居住区、商业区、公园)的位置与关联。

例:通过模型直观看到 “高铁站与周边商务区的距离是否合理”“城市主干道是否割裂了居住区与学校”。

方案推演与优化

作为规划方案的 “测试场”,通过调整模型要素(如拓宽道路、增加绿地),模拟不同规划策略的效果,发现潜在问题。

例:在模型中移动工业区位置,测试其对城市下风区空气质量的影响;调整公交站点分布,评估对居民出行效率的提升。

多方沟通与共识构建

打破专业壁垒,让政府、设计师、公众、企业等不同主体基于同一 “空间载体” 讨论规划,减少理解偏差。

例:在旧改项目中,用模型向居民展示 “拆迁范围与新建安置房的位置关系”,比图纸更易获得认同。

城市发展预测

结合人口增长、经济数据等,通过动态模型模拟未来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城市形态变化(如新区扩张、交通网络延伸)。

城市规划模型的核心要素

模型需整合城市规划的关键系统,确保 “系统性” 而非孤立要素的堆砌:

土地利用系统

核心:用不同颜色 / 材质区分各类用地(如红色 = 商业、黄色 = 居住、绿色 = 生态绿地、棕色 = 工业),标注容积率、建筑密度等指标。

例:在新区模型中,用深绿色突出 “生态廊道”,明确其与周边建设用地的边界。

交通系统

核心:包含对外交通(高铁、高速、机场)、城市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公交站点、轨道交通等,用线条粗细 / 颜色区分等级(如黑色粗线 = 快速路,蓝色细线 = 步行街)。

关键:体现 “可达性”—— 如模型中用箭头标注主要人流方向,测试 “从居住区到地铁站的步行距离是否在 500 米内”。

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

公共服务:学校、医院、图书馆、文化中心等,需体现 “服务半径”(如小学服务半径≤500 米)。

基础设施:水厂、污水处理厂、变电站、垃圾处理站等,需考虑与居住区的距离(如污水处理厂与居住区间距≥300 米)。

自然与生态要素

地形:用高低起伏的材质表现山地、平原、河流(如蓝色亚克力板模拟河道,沙土堆筑丘陵)。

生态保护:用特殊材质标注生态红线(如湿地、自然保护区),明确禁止开发区域。

历史与人文要素

对历史文化名城或片区,需突出历史建筑、文物保护单位、传统街巷等,体现 “保护与更新” 的关系(如用深色材质标注历史街区,周边用浅色标注新建协调建筑)。

联系我们 一键拨号13605203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