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要求(10 项)
人员资质:实验室人员需具备相应的教育背景、培训经历和操作能力。
设施与环境:实验场所、设备、温湿度等条件需满足检测 / 校准要求。
设备与标准物质:设备需定期校准、维护,标准物质需可追溯至国际 / 国家标准。
方法选择与验证:使用合适的检测 / 校准方法,并验证其适用性。
测量溯源性:确保测量结果可追溯至国家或国际计量基准。
结果报告:报告需准确、清晰,包含必要的信息(如方法、环境条件、不确定度等)。
文件审核阶段:
认可机构审查:认可机构对提交的申请材料和体系文件进行初步审查。
提出问题和整改:若文件存在描述不清、不符合标准要求等问题,认可机构将通知实验室进行整改和补充完善。
文件审核通过:经认可机构确认文件符合要求后,进入现场评审准备阶段。
现场评审阶段:
评审组组建:认可机构选派具备相应资质和专业能力的评审员组成评审组。
首次会议:评审组到达实验室,召开首次会议,介绍评审目的、范围等,实验室高层和相关人员参加。
现场检查:查看实验室环境布局、设施条件,检查仪器设备状态等;审核体系文件执行情况,查看记录表单是否规范完整;安排见证试验,进行盲样考核等;与实验室人员沟通交流,了解其对体系文件的理解和职责履行情况。
末次会议:评审组总结评审情况,提出不符合项和观察项等,实验室确认。
管理体系:需按认可准则及其应用说明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且各要素都已运行并有相应记录,质量管理体系至少运行 6 个月,包括完整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记录,能够在申请后三个月内接受 CNAS 的现场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