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品  >  正文

重庆CNAS认证中心,在线客服为您解答

价格:面议 2025-07-24 12:26:01 0次浏览

对标标准,拆解要素

管理要素(15 个):如组织(4.1)、文件控制(4.5)、合同评审(4.3)等;

技术要素(10 个):如人员(5.2)、设备(5.3)、检测方法(5.4)等。

示例:针对 “5.4.2 方法选择”,需在程序文件中规定:

标准方法的查新流程(如每季度检索国家标准平台);

非标准方法的验证要求(如回收率试验、不确定度评估)。

质量手册:搭建体系框架

必备内容:

质量方针(如 “科学、公正、准确、”)与目标(如 “检测报告准确率≥99%”);

组织结构图(明确管理层、技术部门、质量部门的职责划分);

体系覆盖范围(如 “本实验室从事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范围见附件 A”);

要素描述(如 “4.5 文件控制:本实验室文件分为 4 个层级,控制流程见《文件控制程序》”)。

可操作性:避免 “文件与实操脱节”

示例对比:

无效表述:“检测数据需准确记录”;

有效表述:“检测人员需在原始记录中同步填写仪器显示数据,不得转抄,修改时需划改并签名,注明修改日期”。

常见误区规避

重形式轻实质:避免文件仅为 “应付认证”,如《纠正措施程序》需明确 “根因分析方法”(如 5Why 法),而非仅记录整改动作。

层级混淆:质量手册不涉及具体操作步骤(如 “天平校准” 应在 SOP 中规定,而非手册)。

记录冗余:避免重复填写信息(如检测原始记录可自动生成编号,无需手动填写)。

通过以上步骤,实验室可构建 “自上而下可指导、自下而上可追溯” 的管理体系文件,为 17025 认证奠定基础。建议在文件试运行期间(至少 3 个月),通过内部审核和模拟评审验证文件的有效性,及时修订漏洞。

联系我们 一键拨号13983086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