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
明确设计方向:在设计初期,帮助设计师梳理思路,明确设计的目标和方向,将模糊的想法转化为具体的、可视化的概念,为后续的详细设计提供指引。
评估和优化方案:通过制作和观察概念模型,设计师可以对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和评估,分析其优缺点,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优化和调整,避免在后期详细设计阶段出现重大的失误和返工。
促进团队协作:在团队协作中,方案概念模型是一种共同的语言,能够让不同专业背景的团队成员更好地理解设计意图,便于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为方案的完善提供建议和支持,提高团队的协作效率。
获得客户认可:向客户展示方案概念模型,可以使客户更直观地感受设计方案的理念和效果,有助于他们理解设计师的创意和思路,从而获得客户的认可和支持,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物理概念模型
实体模型:通过实物或缩小比例的模型来直观展示事物的形态、结构和关系。如建筑设计中的建筑模型,能让人们直观看到建筑外观、内部空间布局及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工业产品设计中的产品原型模型,可用于评估产品的外形、尺寸、装配方式等。
示意模型:用简单的图形、符号和线条来表示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关系,不追求真实的物理外观。如城市交通规划中的交通流线示意模型,用线条和符号表示道路、交通节点和车辆流向;机械原理示意模型,用简单图形展示机械部件的运动方式和传动关系。
逻辑概念模型
流程图模型: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示业务流程、工作流程或算法流程。如企业的生产流程模型,清晰展示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生产、包装、销售的各个环节及顺序;计算机程序中的算法流程图,描述程序的逻辑结构和执行步骤。
状态机模型:用于描述对象在不同状态下的行为和状态转换关系。如在软件开发中,描述软件系统中对象的各种状态及状态之间的转换条件;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描述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其转换过程。
概念地图模型
知识地图模型:将知识领域中的概念、知识点及其相互关系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人们梳理和理解知识体系。如学科知识地图,展示某一学科的核心概念、分支领域及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把握学科整体结构。
思维导图模型:以一个中心概念为起点,通过分支线条连接相关的子概念和细节内容,常用于记录思路、整理笔记和进行头脑风暴。如在项目策划中,用思维导图梳理项目的目标、任务、时间节点、责任人等要素,有助于考虑问题,激发创意和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