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跨境贸易愈发频繁,越来越多的中国好物漂洋过海,走向世界。但在这过程中,“含税” 问题常常让大家摸不着头脑。今天,就来为大家详细剖析一番。
国内环节税收知多少
增值税:有进有退的门道
跨境电商企业在国内采购货物时,若为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适用 13% 的税率 。不过,国家为助力货物走向国际市场,实行出口退税政策。简单来说,货物报关出口完成后,企业能申请出口退税,也就是销项免税,进项退税。像符合营业范围规定的跨境电商企业出口货物,就能享受增值税退(免)税政策 。当然,如果企业既有生产又有销售,还能享受增值税 “免抵退” 政策,内销外销的税费相互抵消。
企业所得税:利润衡量的标尺
企业运营刨除进货成本、员工工资、房租等开支后,剩下的利润要缴纳企业所得税。若公司符合年利润不超 300 万元、从业人数不超 300 人、资产总额不超 5000 万元这三个条件,属于小型微利企业,企业所得税可减按 5% 缴纳 。要是亏损了,不仅免交企业所得税,还能在盈利年度弥补亏损。
个人所得税:股东与员工的不同考量
企业给股东分红时,股东需按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缴纳 20% 的个人所得税。而股东若是员工身份,每月领工资则按 3% - 45% 缴纳工资薪金个税 。
货物踏上国际征程,税费如何交
关税:进入他国的首道 “关卡费”
货物进入目的国海关,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关税。关税是根据商品类别、价值以及目的国或地区的关税税率计算的,其计算基础包括货物本身货值以及运费,且一旦缴纳无法退还。公式为:关税 = CIF × 关税税率 ,这里的 CIF = 产品价格 + 保险费 + 海运 / 空运费用 。不同国家关税税率差异大,从 0% - 20% 不等,在特殊贸易情况下,如中美贸易战期间,加征特别关税可能使税率高达 35% 及以上 。
进口增值税:各国叫法有别
不同国家对进口增值税叫法不同,欧洲、中东各国叫增值税(VAT),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叫商品及服务税(GST),日本叫消费税(JCT) 。进口增值税 =(CIF + 关税)× 增值税税率 。各国增值税税率差别显著,欧洲普遍在 20% 左右,日本是 10%,阿联酋是 5%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没有增值税,进口环节仅需缴纳关税。进口增值税可作为进项税,与销项税互抵。
销售税:美国销售的特殊规定
货物在目的国销售时,可能涉及当地销售税。以美国为例,销售税(Sales Tax)由州政府和其管辖下的地方政府县、市和区联合征收。美国 50 个州销售税税率各不相同,从 2% - 10% 不等 。计算方式为:sales tax = 销售价格 × 各州 sales tax rate 。与其他区域不同,美国在企业交易流转过程中无税收,仅在对终端个人销售时产生零售税(sales tax)。目前,各国多让电商平台直接代扣代缴增值税,若为本地公司销售,则可自主申报纳税 。
在将中国物品发往国外时,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各环节含税情况,合理规划成本,确保跨境贸易之路顺畅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