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审流程:通常包括申报、审核、组织评审等环节。申报人需在规定期限内提交申报材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申报材料经所在工作单位审核、公示无异议后,按照职称评审管理权限逐级上报。职称评审委员会组建单位按照申报条件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组织召开评审会议,经过评议、投票等程序,确定评审结果。评审结果需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 5 个工作日。经公示无异议的评审通过人员,按照规定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者职称评审委员会组建单位确认。
工作业绩条件
任现职以来,符合下列条件之二:
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的本专业相关项目成果或研究成果,经科技成果评价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上,或者得到行业主管部门的肯定或市(厅)级以上政府部门的认可。
作为主要作者,撰写 2 篇以上具有较高水平和实践指导意义的本专业相关技术研究报告、产业报告、解决方案、培训教材、科普作品等,经公开发布或具有实际应用。
作为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公开出版发行专业期刊上发表 1 篇以上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或者作为主要作者,公开出版 1 部以上本专业相关专著、教材或工具书籍等。
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的本专业相关项目,有 1 项获得市(厅)级以上科学技术奖,或者获得省级以上行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以上,或者获得市(厅)级以上大数据、数字政府、数字经济相关奖项。
作为前三发明人,取得本专业相关 1 项发明专利或作为发明人,取得 2 项实用新型专利,或作为作者取得本专业相关 3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至少 1 项实现产业化应用,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本专业相关的高水平学术交流会上发表学术、技术文章等 2 篇以上,或在本专业相关省级行业大会、论坛上发表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主题演讲 3 次以上。
作为讲师,在省级培训平台上参与本专业相关课程或专题培训的授课 1 次以上。或作为外聘教师,执行院校教学计划教学累计达 200 学时以上。
担任企事业单位首席数据官,在数据资产管理、数据人才、数据文化、数据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确定论文主题
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工作经验和研究兴趣,选择一个与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定要求相关且具有一定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的主题。例如,在电气专业中,可以选择 “智能电网中电力系统稳定性的优化策略研究” 这样的主题,既紧密围绕专业,又具有现实应用价值。
进行文献综述
查阅大量相关的学术文献、行业报告和技术资料,了解该主题的研究现状、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综述,不仅可以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还能发现研究的空白点和创新点,进一步明确论文的研究方向和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