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硬铬工艺的主要特点
从常用的铬酸电解液中电镀铬,其工艺特点如下:
1、镀铬电解液的主要成分不是金属铬盐,而是铬酸。
2、镀铬电解液中必须加入少量具有催化作用的阴离子,如硫酸根、氟硅酸根离子等,才能使电镀过程正常进行。
3、电解液的分散能力很低,不易得到均匀的镀层。要想等到厚度均匀的镀层,必须采用适当的夹具、象形阳极、辅助阴极或绝缘屏蔽等措施。
4、镀铬使用的电流密度很高,电流密度常在20A/dm2以上;镀铬槽电压较高,通常6~12V。
5、镀铬电解液的电流效率较低,,普通镀铬电解液的电流效率在20%左右。
6、阳极采用铅、铅-锑合金或铅-锡合金等做不溶性阳极,不能用金属铬作阳极。
7、工艺参数对镀铬层性质有影响,采用不同的电流密度和温度,可得到不同性质的镀铬层。
镀铬过程还有三个特殊现象:阴极电流效率随铬酸浓度的升高而下降,降温度升高而下降,随阴极电流密度的升高而升高。
电镀硬铬在进行使用时镀锌平滑且细致光亮,在进行操作时镀层厚度均匀,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其高电流密度之过厚沉积,在操作时不会浸蚀铅锡阳极,无需使用特殊阳阴极材料,前处理流程、阳极、镀槽等均与一般传统镀铬工艺一样。
电镀硬铬对一般硬铬镀液有害的杂质亦同样会影响RC-25镀液。三价铬及金属(铁、铜、镍)杂质过多时,会降低镀液的导电性能,使镀层粗糙。总杂质含量不能超过7.5克/升,氯离子含量亦不宜超过100pm.
电镀硬铬的表面处理手工化学处理,表面处理是在基体材料表面上人工形成一层与基体的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能不同的表层的工艺方法。表面处理的目的是满足产品的耐蚀性、耐磨性、装饰或其他特种功能要求。
电镀硬铬的手工处理
如刮刀、钢丝刷或砂轮等。用手工可以除去工件表面的锈迹和氧化皮,但手工处理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质量差,清理不彻底。
一般来说,模具不进行热处理是不行的,否则模具的质量和性能各方面也都是无法达标的。既然模具热处理这么重要,那肯定要好好运用,比如处理的工艺、处理的设备等等。市场上模具热处理设备有不少,哪一种更符合要求呢?
1、模具热处理设备之燃料炉
这是一种以固体、液体和气体作为燃烧热源的加热设备,燃料经过燃烧之后会直接产生大量的热能量。由于这属于一次能源,因此性价比还是较高的,但就是掌握不好的话容易使模具表面脱碳或氧化,从而影响模具热处理效果。
2、模具热处理设备之电阻炉
它属于电炉中的一种,它以电为热能源,电阻体为发热元件。它的运用解决了模具热处理中无氧化问题。
3、模具热处理设备之感应炉
通过电磁感应的作用,会使模具内产生感应电流,促使去迅速加热。相比上面两种热处理设备来说,感应炉的运用属于比较优良的一种,它能用来进行模具表面热处理淬火、回火及化学热处理等。
既然模具热处理设备种类这么多,选用的时候一定要谨慎,要根据材料、要求等方面的特性,选择匹配的设备,才能获得理想的热处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