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硬铬工艺的主要特点
从常用的铬酸电解液中电镀铬,其工艺特点如下:
1、镀铬电解液的主要成分不是金属铬盐,而是铬酸。
2、镀铬电解液中必须加入少量具有催化作用的阴离子,如硫酸根、氟硅酸根离子等,才能使电镀过程正常进行。
3、电解液的分散能力很低,不易得到均匀的镀层。要想等到厚度均匀的镀层,必须采用适当的夹具、象形阳极、辅助阴极或绝缘屏蔽等措施。
4、镀铬使用的电流密度很高,电流密度常在20A/dm2以上;镀铬槽电压较高,通常6~12V。
5、镀铬电解液的电流效率较低,,普通镀铬电解液的电流效率在20%左右。
6、阳极采用铅、铅-锑合金或铅-锡合金等做不溶性阳极,不能用金属铬作阳极。
7、工艺参数对镀铬层性质有影响,采用不同的电流密度和温度,可得到不同性质的镀铬层。
镀铬过程还有三个特殊现象:阴极电流效率随铬酸浓度的升高而下降,降温度升高而下降,随阴极电流密度的升高而升高。
电镀硬铬在进行使用时镀锌平滑且细致光亮,在进行操作时镀层厚度均匀,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其高电流密度之过厚沉积,在操作时不会浸蚀铅锡阳极,无需使用特殊阳阴极材料,前处理流程、阳极、镀槽等均与一般传统镀铬工艺一样。
电镀硬铬对一般硬铬镀液有害的杂质亦同样会影响RC-25镀液。三价铬及金属(铁、铜、镍)杂质过多时,会降低镀液的导电性能,使镀层粗糙。总杂质含量不能超过7.5克/升,氯离子含量亦不宜超过100pm.
电镀硬铬的表面处理手工化学处理,表面处理是在基体材料表面上人工形成一层与基体的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能不同的表层的工艺方法。表面处理的目的是满足产品的耐蚀性、耐磨性、装饰或其他特种功能要求。
电镀硬铬的手工处理
如刮刀、钢丝刷或砂轮等。用手工可以除去工件表面的锈迹和氧化皮,但手工处理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质量差,清理不彻底。
除了知道模具TD处理好处多多之外,模具还将涉及到其他处理方式,而且处理效果也是非常理想的。很多用户提到过模具镀钛处理,也是一种有关模具性能的处理工艺,对于不同类型的模具,镀钛处理呈现出的效果也是有所区别的,但都有重要意义。
一、模具镀钛处理有保护模具的作用
镀钛处理就是在模具表面涂上多元复合涂层,由于其具备良好热耐热冲击性,因此可以有效的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使其更加经久耐用的同时,解决了模具在应用过程中易拉伤、磨损等问题。
二、模具镀钛处理的适用对象
正是由于镀钛之后的模具性能品质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这种工艺十分的受用户欢迎,除了各种模具之外,刀具、工具、冶具、机械配件等工件上都能予以运用。
三、各种不同类型的模具镀钛处理
当折弯成型模具经过镀钛处理之后,其表面硬度有了明显的增强,使其不易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受损。
当压铸模具经过镀钛处理之后,模具自身将获得的抗热熔损性,可防止压铸模的易脆、易断等问题的出现,同时也有助于模具热稳定性的增强。
当拉伸模具经过镀钛处理之后,原有的挤压、深拉、压花等问题都迎刃而解,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产品的成型品质和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