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电镀使用后的保养有哪些:
一、模具长时间使用后必须磨刃口,研磨后刃口面必须进行退磁,不能带有磁性,否则易发生堵料。
二、弹簧等弹性零件在使用过程中弹簧易损坏,通常出现断裂和变形现象。采取的办法就是更换,在更换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弹簧的规格和型号。
规格和型号通过颜色、外径和长度三项来确认,只有在三项都相同的情况下才可以更换。
三、模具使用过程中冲头易出现折断、弯曲和啃坏的现象,冲套一般都是啃坏的。冲头和冲套的损坏一般都用相同规格的零件进行更换。冲头的参数主要有工作部分尺寸、安装部分尺寸、长度尺寸等。
四、紧固零件,检查紧固零件是否松动、损坏现象,采取的办法是找相同规格的零件进行更换。
五、压料零件如压料板、优力胶等,卸料零件如脱料板、气动顶料等。
硬铬电镀工艺的特点
1、高阴极电流效率,可达22~30%。
2、高沉积速度,一般是传统镀铬的2~3倍。
3、不会腐蚀阴极低电流密度区的底材。
4、镀层硬度达HV900~1200。
5、微裂纹数达1000条/寸。
6、镀层厚度均匀,有良好的分散能力。
7、镀液维护容易,控制简单。
8、无固体添加之铬尘和溅水现象。
9、无阳极腐蚀,勿须使用特殊阳极
硬铬电镀操作的注意事项
(1)硬铬电镀的反刻时间应根据活塞环材质和结晶组织紧密程度来决定。紧密结构或钢质则时间长,碳元素为球状,则时间长,一般灰铸铁环为5—15 S,球墨铸铁环为15—45 s。钢带环为50—100 8。反刻电流密度2O 4o A/dm^2。
(2)冲击镀时间90—120 s,冲击电流密度为正常电镀的1.5—2.0倍,这取决于整流器的额定电流。
(3)硬铬电镀电压一般小于lO V。在挂具良好状态下,若电压上升,则表示镀液中三价铬太多。
(4)控制硬铬电镀镀液温度是保证镀层硬度和色泽稳定的重要因素。由于活塞环电镀电流密度60 A/dm2以上,产生的热量多,槽液温度上升很快,必须有良好的冷却设置。很多厂家采用体外循环冷却,效果更好。
(5)铬酸与硫酸之比必须严格控制,把硫酸控制在下限以控制三价铬的增加。过多的三价铬本身是镀铬中有害的金属杂质。控制硫酸的含量很大程度上抑制三价铬的增加,延长镀液寿命。
电镀硬铬的铬酐的浓度对镀液的电导率起决定作用,可知在每一个温度下都有一个相应于电导率的铬酐浓度;镀液温度升高,电导率值随铬酐浓度增加向稍高的方向移动。因此,单就电导率而言,宜采用铬酐浓度较高的镀铬液。
但采用电镀硬铬的高浓度铬酸电解液时,由于随工件带出损失严重,一方面造成材料的无谓消耗,同时还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而低浓度镀液对杂质金属离子比较敏感,覆盖能力较差。铬酐浓度过高或过低都将使获得光亮镀层的温度和电流密度的范围变窄。含铬酐浓度低的镀液电流效率高,多用于镀硬铬。较浓的镀液主要用于装饰电镀,镀液的性能虽然与铬酐含量有关,主要的取决于铬酐和硫酸的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