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铬加工具有较高的硬度,根据不同的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其硬度可以在400 HV到1200 HV之间变化,但镀铬溶液的分散能力很低。氢脆是一种由于氢渗入金属内部导致损伤,从而使金属材料在低于材料屈服强度的静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延迟断裂现象。那下面小编来介绍一下除氢的方法。
一、一般除氢方法
1.将需除氢的镀件放在烘箱内,或在热油中(适用于镀硬铬件),在200~250℃下处理3H以上。
2.热油中除氢能获得与在烘箱中除氢具有同样的效果,由于其受热均匀,对镀层还具有填充孔隙的作用,有利于提高镀层的防护功能,对设备要求也简单。
二、根据工件要求提出除氢方法
例如镀硬铬,在镀硬铬时由于电流效率过低,只有13%~18%,大部分电流消耗在氢的析出上,氢容易扩散到镀层和基体金属的晶格中,渗氢较为严重,从而引起疲劳强度的降低,影响动、静负载强度,故在设计中应提出镀铬加工后除氢处理的要求。经除氢处理之后可去除渗入镀层和基体中60%~70%的氢,从而大大减轻了脆性而不会降低其硬度。
三、热油代替在烘箱内除氢
镀铬的电流效率很低,因而镀层孔隙率较高,且镀层极易钝化,同时由于钢铁件表面的铬层优势阴极性镀层,当镀层厚度较薄时极易引起锈蚀。为改善这一缺陷环节,可采取热油除氢代替在同样工艺条件下的烘箱中除氢工艺。实践证明,该工艺方法既可保持工件各部分的温度均匀,达到完整的除氢效果,又可有效想铬层的孔隙、裂缝中填充油脂,从而提高了铬层的防护能力。
四、除氢温度不能太高
例如,镀锌后,除氢是采用加热的方法将氢从金属中赶走的。除氢的功效与除氢的温度、保温时间的长短有关。除氢的温度越高,时间越长,除氢就越很干净了。但不能超过250摄氏度。因为在这个温度下镀铬加工镀锌层的结晶组织会变形、发脆、抗蚀性能下降。
电镀硬铬的前处理与后处理,都是很重要和关键的,也是很重要的。因此基于此,也就是基于它的重要性,下面小编就来具体讲讲,以使得大家通过学习来清楚明白,从而就可以掌握其越多的知识内容了,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来不断进步和发展了。
一、区别:
电镀硬铬的前处理,其具体的内容和工作,其主要是有:在钢铁零件上电镀黑铬的话,那么一般是将镀铜或镀镍层作为底镀层。而产品比较好的话,则是以铜、镍、乳白铬及黑铬的组合镀层,作为防护装置的镀层。此外对于铜合金零件,是要经过除油酸洗等处理的。
电镀硬铬的后处理,其主要是有:处理一:浸热油封闭,增加其防护装饰性能。处理二:在其表面喷涂有机透明涂料,增加其防护装饰性能。
二、电镀硬铬镀层脱落的原因
阳极电流密度不当影响镀层结合力。电流密度过大,造成铬镀层容易脱落,所以要注意控制阴极电流密度在工艺规定范围。镀液中的铬含量偏高,也会使铬镀层容易脱落,模具硬铬电镀可以通过电解处理使之降低并保持在规定范围。镀层耐磨性不良:脱落主要是因为成分含量不当所造成的,模具电镀液不稳定对镀铬层的耐磨性也会有影响。若镀液中硫酸含量低于250g/L,镀层耐磨性较差,硬铬添加剂每100L低于35mm时会出现镀层粗糙,模具电镀硬铬硬度降低,耐磨性不够。模具镀铬在电镀过程中,电极控制不当,过电不均匀,也会使镀层耐磨性不好,正常情况下电极离模具表面为0.10毫米是比较好的。
镀铬喷漆由特殊金属颜料、树脂和特殊添加剂制成。它具有操作简单灵活、雾化好、喷涂速度快、漆膜仿镀效果好等优点。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大家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讲镀铬手动自动喷漆施工的一些注意事项。镀铬喷漆施工完全干燥后,用手摩擦油漆表面会有掉粉现象。镀铬喷漆后,金属粉末全部排列在漆膜表面,具有特殊的金属镜面效果。但是表面的金属粉末没有很好的涂上树脂,漆膜容易因为外界物体的碰撞摩擦而脱落,这是正常的。
电镀硬铬工艺是在各种基材表面镀一层厚的铬镀层,厚度一般在20μm以上,利用铬的特性提高零件的硬度、耐磨性、耐温性和耐腐蚀性。我们来了解一下电镀硬铬的流程要求。
1、零件电镀硬铬的表面粗糙度等级要求大于6、3,以保证表面质量。
2、除油除锈后,零件表面不得有可见的油膜和锈斑,否则应适当延长时间,直至清洗干净,但应防止浸泡时间过长,以免损坏零件。如果处理过的零件表面有黑灰,须刷干净。
3、对于局部零件电镀硬铬,非电镀零件应在电镀前绝缘。
4、吊架与零件连接应牢固,导电性好,悬挂方式应合适。
5、阳极腐蚀后的冲击电流Dk是正常Dk的1.5 ~ 2倍,时间为0.5 min~2 min。
电镀硬铬是各种基材表面的厚铬涂层,厚度一般在;佛山镀硬铬应用广泛,如机械模具、气缸和活塞、量具、切削和拉拔工具等。另一个目的是修复磨损的零件和过度切割的工件,以便这些零件可以重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