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硬铬的表面处理是手工化学处理,表面处理是人工从基体表面形成具有不同机械、物理、化学性能的表面的技术方法。表面处理的目的是满足产品的耐腐蚀、耐磨、装饰或其他特殊功能要求。下面,小编将为大家介绍电镀硬铬的化学处理和手工处理。
一、电镀硬铬的化学处理
酸性或碱性溶液主要用于与工件表面的氧化物和油污发生化学反应,溶解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去除工件表面的锈垢和油污。尼龙或304 #不锈钢丝制成的刷辊(耐酸碱溶液制成的刷辊)化学法适用于清洗薄板,但其缺点是如果时间控制不当,即使添加防腐剂,也会导致钢铁生产中的“过度腐蚀”。对于结构复杂的零件和有孔的零件,用酸性溶液酸洗后,很难完全去除浸入缝隙或孔中的残留酸。如果处理不当,会成为工件未来腐蚀的隐患。而且化学品易挥发,成本高,处理后很难排放化学品。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这种处理方式已经被机械处理所取代。
二、电镀硬铬的手工处理
如刮刀、钢丝刷或砂轮。工人可以清除工件表面的铁锈和氧化皮,但手工处理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质量差,清洗不干净。
电镀硬铬是一种传统的表面电镀技术,已经使用了70多年。镀铬层具有高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长时间保持表面光亮。工艺相对简单,成本相对较低。长期以来,除装饰涂层外,铬涂层被广泛用作机械零件的耐磨耐蚀涂层。电镀硬铬涂层技术常用于修补受损零件。
然而,电镀硬铬进程将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镀铬工艺中使用的铬酸溶液会产生铬酸雾和废水,还有其他缺点,如:硬度一般为800~900HV,低于某些陶瓷和金属陶瓷材料,硬度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镀铬层中存在微裂纹,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穿透裂纹,导致腐蚀介质从表面向界面渗透对基体的腐蚀,导致涂层表面出现锈斑甚至剥落;电镀工艺的沉积速率较慢,镀一层0.2~0.3mm厚的镀层通常需要2~3次移位,不利于厚镀层的应用。
在日常使用中,车主经常会在车外发现电镀硬铬硬铬,如散热器盖、前后标志、行李厢门饰条等。长期使用,表面不再光亮,零件会生锈。电镀硬铬硬铬表面发现“铁锈、斑点、污渍”时,可在故障零件的脏表面涂少量牙膏,然后用干净的细抹布擦拭故障零件表面。详情请参考以下流程:
一、电镀硬铬的表面清洁
1.表面污垢。
2.美白牙膏擦拭表层。
3.用细布擦拭干净。
4.擦拭状态-光泽。二、将适量弱酸(如醋)浸入布中,擦拭外部识别故障,的表面,然后用干净的细布擦拭表面,使铁锈消失。
大多数车主对此都很怀疑。为什么擦完之后差别这么大?这是因为电镀硬铬部分的主体是由ABS材料制成的。表面电镀硬铬工艺,涂层耐高性的汽油、庚烷、水表面活性剂(5%)、保护蜡、脱蜡剂等化学试剂和弱酸试剂,在正常暴露的空气中不会生锈。
一般来说,电镀硬铬硬铬表面会“生锈”,因为空气中的其他污染物会附着在表面,不会完全生锈。很多污染物用水去除不好,牙膏效果会更好。
电镀硬铬技术废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长度往往是严格而繁琐的,不可忽视。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和系统水平衡。废水处理工艺包括两个系统:系统1为清洗废水处理及回用系统,由活性炭吸附装置、强酸离子交换塔和强碱离子交换塔组成。活性炭吸附装置主要去除电镀硬铬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色度和悬浮物,常作为纯水工艺的预处理;由强酸离子交换塔和强碱离子交换塔两个床层组成的纯水装置,分别去除水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去离子后返回电镀硬铬生产线清洗。
从水平衡可以认为,电镀硬铬生产线日产生的清洗水经过活性炭装置和纯水装置后,将重新用于生产,不会排放到外界环境中,再活碳和树脂产生的洗脱液和酸碱浓缩池排出的浓缩液将补充等量的自来水,经系统2处理后排放。
电镀硬铬是在各种基材表面镀一层厚的铬涂层,厚度一般在20μm以上,利用铬的特性提高零件的硬度、耐磨性、耐温性和耐腐蚀性。电镀硬铬技术的预防措施是什么?
1、电镀硬铬技术反刻时间应根据活塞环材料和晶体结构的紧密度确定。对于致密结构或钢来说需要很长时间,灰铸铁环需要5-15 s,球墨铸铁环需要15-45 s。钢带环为50-100 8。蚀刻电流密度为204安培/平方分米。
2、冲击电镀时间为90-120秒,冲击电流密度为正常电镀的1.5-2.0倍,这取决于整流器的额定电流。
3、电镀电压一般小于10v。当悬挂器处于良好状态时,如果电压升高,意味着电镀液中三价铬过多。
4、控制电镀硬铬镀液的温度是保证镀层硬度和颜色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由于活塞环的电镀电流密度在60 A/dm2以上,产生大量的热量,镀液温度迅速上升,因此有必要有一个良好的冷却设置。许多厂家采用体外循环冷却,效果更好。
5、须严格控制铬酸与硫酸的比例,硫酸应控制在下限,以控制三价铬的增加。过量的三价铬本身是镀铬中的有害金属杂质。控制硫酸含量可以大大控制三价铬的增加,延长镀液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