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对水质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水质化验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一些新型的高效絮凝剂和絮凝池也相应地得到了大力开发,同时絮凝的形式也由动态絮凝向静态絮凝逐渐过渡,并朝着高效率、低能耗的方向不断发展。
根据水质检测的要求,主要可以将检测项目分为常规指标检测和非常规指标检测,新国标也都对其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毒理学原有的指标项目也进行了相应的增加,如:无机化合物从原有的10项增加至现在的21项,有机化合物从原来仅有5项增加至53项,还有消毒剂、微生物指标等也都有所增加,这些新增的项目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如今对水质安全的重视。新国标项目的设置完全符合当今国际上的饮用水水质标准项目增加的趋势,并且已经基本与国际先进水质标准接轨。
新国标在原有项目的基础上做了8项修订,其中主要对浑浊度、砷、镉、铅、硝酸盐、四氯化碳着6个项目的限值要求进行了提高。另外,新国标还对总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与计量单位做出了修改,但却对总放射性的限值放宽了一些要求。
水质监测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经常性的地表及地下水监测、监视性的生产和生活过程监测以及应急性的事故监测。水质监测可以为环境管理提供数据和资料,可以为评价江河和海洋水质状况提供依据。
1.地表水及地下水——经常性监测。
2.生产和生活过程——监视性监测。
3.事故监测——应急监测。
4.为环境管理——提供数据和资料。
5.为环境科学研究——提供数据和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