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对水质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水质化验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一些新型的高效絮凝剂和絮凝池也相应地得到了大力开发,同时絮凝的形式也由动态絮凝向静态絮凝逐渐过渡,并朝着高效率、低能耗的方向不断发展。
根据水质检测的要求,主要可以将检测项目分为常规指标检测和非常规指标检测,新国标也都对其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毒理学原有的指标项目也进行了相应的增加,如:无机化合物从原有的10项增加至现在的21项,有机化合物从原来仅有5项增加至53项,还有消毒剂、微生物指标等也都有所增加,这些新增的项目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如今对水质安全的重视。新国标项目的设置完全符合当今国际上的饮用水水质标准项目增加的趋势,并且已经基本与国际先进水质标准接轨。
新国标在原有项目的基础上做了8项修订,其中主要对浑浊度、砷、镉、铅、硝酸盐、四氯化碳着6个项目的限值要求进行了提高。另外,新国标还对总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与计量单位做出了修改,但却对总放射性的限值放宽了一些要求。
化学需氧量:是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氧量。化学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排放、动植物腐烂分解后流入水体产生的。
细菌总数:水中含有的细菌,来源于空气、土壤、污水、垃圾和动植物的尸体,水中细菌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其包括病原菌。我国规定饮用水的标准为1ml水中的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
总大肠菌群:是一个粪便污染的指标菌,从中检出的情况可以表示水中有否粪便污染及其污染程度。在水的净化过程中,通过消毒处理后,总大肠菌群指数如能达到饮用水标准的要求,说明其他病原体原菌也基本被杀灭。标准是在检测中不超过3个/L。